山水造物纸韵千年

道士朱去非在妙庭观内,挖到了一只上盖铜盘、下托琉璃盆的丹鼎,鼎里居然还有王母娘娘侍女董双成当年吃剩下的“百花丹”。

此事,后来传到了杭州通判苏东坡的耳朵里。董双成是历代诗人热情吟咏的仙女,在她的故宅惊现她的遗物,那实在是太有意思了。

于是,苏东坡就快马加鞭,兴致勃勃地直奔富阳县西北十五里的临湖村。只可惜等他赶到的时候,只看到了一只空鼎。

无奈之下,苏东坡向观里借了纸笔,怀着遗憾的心情,写下了一生所作3000多首诗词中标题最长的《富阳妙庭观董双成故宅,发地得丹鼎,覆以铜盘,承以琉璃盆。盆既破碎,丹亦为人争夺持去,今独盘鼎在耳,二首》——

岁月不居,时节如流。谁曾想到900多年过去了,凤凰山麓又发生了一件十分轰动的事情。

因为320国道的改建,泗洲宋代造纸作坊遗址重见天日。人们猜测,妙庭观当年画符、书写用纸,也产自于此。

这处迄今中国发现的年代最早、规模最大、工艺遗存保存最完整的造纸遗址,是杭州乃至中国造纸文明史上最重要的一笔文化遗产,亦是富阳宋韵文化组成部分中最重要的一块基石。

民国《浙江之纸业》指出,“论纸,必论富阳纸”。富阳是闻名遐迩的造纸之乡,历史可以远溯魏晋,在嵊州一带出现“嵊藤纸”、余杭造出“由拳纸”之时,富阳就以桑皮、藤皮、楮皮为原料生产皮纸了。

相传,东晋葛洪(283年—363年)在葛溪畔的崤山炼丹时,发明用石灰腌制浆法和黄檗汁染纸。据此,民间认为“叨授葛仙遗教”,富阳造纸在起步阶段就有名师传授。

“莫惊反掌字,当取葛洪规。”这是唐代诗人李峤的咏纸诗,意思是不要惊异有些纸张正反面都有字,那正是像葛洪这般勤奋的人写下的,这也应该成为我们学习的榜样啊!

作为皮纸主要原料之一的桑枝,数富阳又多又好。唐代方干《新登城楼赠蔡明府》有句“但见川原桑拓稠”,北宋苏东坡《新城道中二首》亦有吟“试向桑田问耦耕”。清光绪《富阳县志》载:“(杭州)府志云有女桑、山桑出富阳者佳,余县接种者亦名富阳桑”“每有新涨沙地,皆种桑树”。

“竹笺”一词,最早见于唐代李肇《唐国史补》。而“竹纸”一词,首次见于南宋赵希鹄《洞天清泉》:“若二王真迹,多是会稽竖纹竹纸。盖东晋南渡后,难得北纸。又右军父子多在会稽故也。”

从造纸原理的角度来看,皮纸选用的茎皮类原料纤维多而木质素少,而竹子的纤维较少且木质素比例较高。造纸工艺最主要的目的就是脱除木质素和分散纤维,所以麻类、藤类等韧皮类原料更易于造纸,竹子则需要更加复杂、精细的加工工艺才能达到满意的纸之品质。

西晋郭义恭《广志》中云:“嫩竹可造纸”。早在东晋南北朝时,富阳就开始以嫩竹为原料生产竹纸了。不过,制作出来的纸品质量差强人意,“随手便裂,不复粘也”。但竹纸一旦出现,其经济上的优越性马上显示出来,再经改善,很快就取代了麻纸和藤纸。

浙江是唐代纸的主产地之一,唐代也是浙江造纸发展的第一个高峰时期。根据《元和郡县图志》《书·地理志》《通典》等史料记载,唐代全国生产贡纸者共11州(郡),其中浙江就占了杭、越、婺、衢四州。富阳所产的上细黄白状纸,为纸中精品。

唐垂拱三年(687年),孙过庭在富阳竹纸上写下3727字的煌煌大论《书谱》。书中阐述的书理,见解极为精辟,其书法亦精妙绝伦,正如宋高宗所云:“《书谱》匪特文词华美,且草法兼备。”

至宋,富阳竹纸手工制作技艺有了长足发展,生产的元书纸、井纸、赤亭纸以“制作精良、品质精粹、光滑不蠹、洁白莹润”而被誉为“纸中上品”。

有关富阳造纸现存的最重要早期文献,见于南宋潜说友撰《咸淳临安志》卷五十八“杭州物产:货之品”中:“纸,岁贡藤纸。按:旧志云:余杭由拳村出藤纸,省劄用之;富阳有小井纸;赤亭山有赤亭纸。”又南宋吴自牧撰《梦粱录》卷十八载:“纸,余杭由拳村出藤纸;富阳有小井纸;赤亭山有赤亭纸。”

所涉地名“小井”“赤亭山”,分别为今富春街道宵井村、东洲街道鸡笼山(一说大源镇亭山)。

南宋遗老周密在《癸辛杂识》所记:“淳熙末(官府文书)始用竹纸,高数寸,阔尺馀者”。其实,在北宋真宗时期,富阳元书纸已成为朝廷锦夹奏章和科举试卷的上品用纸。

古谚有云:“京都状元富阳纸,十件元书考进士”,其字面意思是指举子使用富阳所产元书纸备考从而金榜题名,同时反映出富阳所造竹纸在宋代科举、教育领域举足轻重的地位。

宋室南渡,临安(今杭州)成为当时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学子研读、刻印书籍之风兴盛,对纸张的需求量猛增。富阳作为畿县,历史上又以产纸闻名,于是饬令时任富阳知县李扶督造印书纸。李扶的家乡建州松溪(今福建松溪)也产竹纸,因而他雇来建州纸农,与富阳纸农几经试制,因当时的富阳竹纸脆软疏松、纸面毛茸,不堪印书,但可供国子监生起草文书和练习书法之用,故称其为“元书纸”。而古时“原”“元”二字相通,“元书”有文章、书法草稿之意。后对抄造工艺不断改良,富阳纸农终于造出了纸中上品,成为可供印书用的纸张。

另据民间传说:宋朝吏部重臣谢富春,有次在行文中用富阳赤亭纸写奏章,皇帝见奏章字迹清楚,纸质洁白,叩弹有音,闻有清香,便召谢臣,问其故?谢奏曰:此乃富阳赤亭文书,用竹浆而造。经亲试,落笔粗细自如,不渗不破,书写畅如游龙,纸质优于当时朝廷通用的“棉藤纸”,当即传旨谢臣,可作朝廷御用文书。因皇帝正月初一天坛庙祭(又称元祭)时专用此纸书写祭文,故称“元书纸”。实际上是将赤亭纸改了一个名称而已。

宋孝宗乾道年间,富阳主簿杨简授依托本地兴盛的造纸及印刷业,兴学养士,文风益振。陆九渊途经富阳,夜集鹳山“双明阁”,指示心学。《宋史》四百零七卷写道:“会陆九渊道过富阳,问答有所契,遂定师弟子之礼。”

清代大学士董邦达一生与富阳竹纸相伴,很多书画作品都是在元书纸上完成的。致仕前,因家境贫寒,他流寓在壶源溪一带教书度日。要说湖源山里有什么特产,那就是竹纸。即使在今天,湖源乡仍然是重要的元书纸原产地。面对善学乐教的小先生,朴实无华的农民别的东西可能拿不出手,元书纸管够啊!

董邦达和董源、董其昌并称为中国书画史上的“三董”。在这些元书纸拥趸者的影响下,富阳纸成为文房四宝中的宠儿。据说,乾隆年间编纂《四库全书》,钦点董邦达之子董诰任《四库全书》副总裁,所用的纸张大都产自富阳。

草纸(又称毛纸、坑边纸),为富阳土纸的“后起之秀”。明建文年间,宵井村农用竹浆造纸原理,开始用稻草作原料,生产出草纸。此后,草纸生产传遍富阳、新登的产粮区。

每年,农民在忙完小麦、水稻生产后,就腌麦秸秆、稻草做纸,成为产粮区的主要副业。草纸中的小坑边纸,曾长期为人们日常生活中的必需品,素为富阳之大宗土特产。

明末清初,造纸业经过短期衰落后,于康熙乾隆朝迅速恢复,富阳土纸生产也步入兴旺阶段。

富阳坑边纸,纸面黄亮,厚薄均匀,富有弹性,手感柔。

山水造物纸韵千年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Scroll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