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泰顺过年时的这几种灯舞哪些流传至今?

年味是留在人们记忆深处的儿时味道,大人们在过年期间尽可能创造一些愉悦孩童的玩法。泰顺很多过年期间的灯舞习俗,都是孩童们喜闻乐见的。有些灯舞与孩童舞灯游乐之事颇有渊源,清代时期流行于泰顺大街小巷的烛龙、竹马、鱼灯、兔子灯,就是孩童们正月里常玩的。有的灯舞至今还活跃在泰顺乡间,只是名称略有改变,有的已然失传,有的演变转化成其他灯舞项目。演变后的灯舞,舞蹈步法更加专业丰富,伴乐唱词愈加悦耳动听,并与过年习俗密切相连,寄予祈福保平安的寓意,形成泰顺乡间一道靓丽热闹的民俗风景线。

古时,泰顺每到正月家家户户张灯结彩,鞭炮声声,年味十足。尤其是到元宵节,街巷结竹为门,滚龙、竹马、鱼兽等灯舞沿着各家门户庆贺,绚丽多彩,鼓乐喧天,要连续闹上十天。据《分疆录》记载,彩灯以“庙宇尤盛”,罗阳城中庙会活动最热闹的地方当属城隍庙,清代罗阳国学生潘福纶的妻子张凤慧在一首《罗阳竹枝词》中写道:“最无聊赖是元宵,火伴裙钗三五邀。试论谁家灯最好,城隍庙胜太平桥。”青年男子满街游乐,女子们也三五成群地结伴赏花灯,孩童们追逐嬉戏,或骑着竹马挥鞭而驰,或挥舞着烛龙鱼灯争相斗艳,或者手牵月兔灯沿街而走……

有一年正月,清代罗阳进士董正扬的弟弟董正揄在街上闲逛,看到一群孩童舞花灯、玩游戏。年年正月热闹依旧,儿时的欢笑历历在目,只是此乐难再有,他心下浮起一丝惆怅。他选了小时候玩过的烛龙、竹马、鱼灯、月兔四个灯事,鸡毬、猴蛋、角棋三种杂戏,仿照竹枝词的风格写了《新正七咏》。

这种烛龙头角峥嵘,鳞甲焕彩。走在前面的人拿着一个犹如龙珠的圆灯,翻动旋转,引着后面的烛龙来回舞动,争相抢珠,犹如乡间的迎神活动。

烛龙在泰顺可能已经失传,与这种灯舞颇为相像的是“龙凤狮子灯”。据传,明代时期泰顺罗阳沙堤王氏从处州学到龙灯,到清代康熙年间有一支王氏迁入大安乡下后垟村,在这个有着龙凤潭和龙凤传说的村落里,王氏在龙灯基础上,增加了狮子灯、凤灯、花篮灯。龙、凤、狮子联合舞动新春,迎接春福,“龙凤狮子灯”由此得名,它流传于泰顺县大安下后垟、罗阳下洪一带。如今,下后垟的龙凤狮子灯传承人徐茂宝是从王姓岳父那里学到这门表演艺术的。

龙灯的制作方法与“烛龙”相似,也是用竹篾编成龙头、龙身、龙尾的骨架,外面糊上白纸、蜡纸,再裁剪彩纸黏在上面装饰成龙角、鳞甲等,后来改用布纱包裹。龙头下有一个小木柄,篾笼中安置烛台,表演者点燃蜡烛,把龙身、龙尾系在腰间,手摇木柄,舞动步伐,顿时彩龙翻飞,明辉闪耀。

龙凤狮子灯奉郑一相公等为祖师爷,又称“喜乐神”,他赏的那碗饭为千家万户带去喜庆欢乐。下后垟龙凤狮子灯舞队由二十多人组成,龙、凤、狮子各一对,分别与龙珠、花篮、绣球搭配,另有吹唢呐、敲锣鼓的乐队若干人。每年正月,他们到某个乡镇表演前,先派一人到各家厅堂发贴。那时,不管主人在不在家,庭院大门都是敞开的,将一张红纸压在厅堂桌子上,就算打声招呼了。主人看到红贴后心领神会,早早打扫庭院,摆上茶点,开门迎候。在有些人心中,年初只有让祥龙瑞狮到家中舞一回才心安。

队伍到达这个乡镇时,要先依次到宫庙、祠堂、公众场地表演灯舞。这些都是公益演出,一个乡镇的祭祀场所分散各处,往往巡演一回就要耗时半天,但他们一百多年来遵从这个规矩,以示对当地神祇的虔敬之心,同时也是祈祷合境太平。而孩童们也乐此不疲,跟着舞灯队伍从村头走到村尾,从溪边爬上山头……

公众场地演出完毕后,队伍才到各家各户表演。拿龙珠的人走在队伍最前面,夜间沿门巡演时,他的另一只手提着名为“风雨灯”的灯笼照明。他摇动龙珠,木柄上的四五片铁环铛铛作响,发出指令,后面的彩灯随之起舞。他们唱着喜庆的歌谣:“腊梅开花闹洋洋,啊,多少过年,多少过年,新做衣裳四角钱。白飘带,金钗子,插插两边……”

龙凤狮子灯舞蹈步法有二十多种,如三角绕、四面篱、梅花绕、果盘钱等。四面篱是龙、凤、狮子、龙珠、花篮、绣球等灯舞人员互相穿插跑动,就如编制篱笆一样;梅花绕是表演人员在四角与中心五个点上互相挪动替换位置,龙飞凤翔,狮跃花舞,如一朵绽放的梅花迎风飘曳。

队伍会上演一些寓意吉祥美好的舞蹈,忽而双龙抢珠,忽而双凤采牡丹,忽而双狮抱球,表达着祈求风调雨顺、追求美好爱情、歌颂太平盛世的蕴意。庭院里的观灯人认为龙凤狮子灯有一种吉祥的神力,要是哪家小孩不乖(常会生小病),大人会取下童帽放入狮子口中衔一下,据说自此以后小孩会身康体健;也有些大人会在龙灯上拔几根龙须,缀在童帽上,以期护佑孩童。

或许,龙凤狮子灯中的“龙灯”与董正揄诗中的“烛龙”一脉相承。如今,传承人徐茂宝又融合提线木偶与灯舞艺术,以木偶来操控龙凤狮子灯表演。泰顺灯舞表演一直在不断改进演变,如西旸镇面前岭村舞龙队,在传承古老的舞龙表演时,新编了“舞小龙”的节目,他们轻舞小龙,摆出“四季发财”的字样,摆出蝴蝶、龙舟等造型。小龙只有一米多长,以两根小木柄分别支承龙头、龙尾,若是在龙腹中添置灯烛,就与清代“烛龙”异曲同工了。

这种八个孩童玩的竹马灯由竹篾、布纱做成。三人装扮成胡人(古时对北方及西域少数民族的称法)骑马的样子,另三人脸上施朱傅粉,头簪花朵,穿着女装。还有两个孩童侍候在竹马两边,手挥马鞭徒步而行。金童玉女并辔而驰,唱着《送郎歌》等乡间童谣,让人联想到“郎骑竹马来,绕床弄青梅”的青涩时光。

古时孩童对策马疆场的骑士极为崇拜,他们以带有马头、轮子的竹竿为坐骑,也有玩董正揄诗中所写的竹马灯。在泰顺泗溪、雅阳一带流传的“走马灯”与竹马灯几乎是一致的,最初也是孩童玩的灯舞。泗溪镇石门村马灯戏传承人包衍祥十几岁时就是一边读书,一边学习灯舞。

据传,清代时期石门村有位包氏先祖在浙北某地教书,他看到当地马灯戏趣味横生,暗自记下马灯的道具、套路、唱词等。他回乡后,亲自制作马灯的道具服装,教村里小孩排练。后来,这逐渐形成了一种具有地方特色的走马灯习俗。

起初,马灯是绵纸包裹篾笼做成的,但绵纸一经雨淋就会破损,每年二月初演出结束后要就地焚毁,年底再重制一套。关于纸马灯需要烧掉的来由,当地还有个有趣的故事。传说,纸马化为黄红白六匹真马,跑到筱村东垟村里吃麦苗。东垟人追赶马匹到石门村,转眼不见马的影子,经过询问找寻,发现某户人家楼上的纸马口中还咬着麦叶呢。

后来,马灯外层改用精美漂亮的纱布、丝绸,马的后颈与尾部缝上一绺绺丝线。表演人穿上戏服,背插令旗,将马灯绑在腰间,左手牵缰,右手挥鞭,作策马奔腾之状。

相比董正揄笔下的竹马,石门村的马灯舞更讲求表演艺术,阵容更大,需17人完成表演。2人举着写有“风调雨顺”“国泰民安”的方灯走在最前面,后面是6人骑着马灯,黄马在前,白马居中,红马在后。2人举着“五谷丰登,六畜兴旺”的方灯走在骑马队后面,6人敲锣、打鼓、击钹,为表演队伴奏,还有1人举着马灯祖师爷的神龛。旧时石门村水尾宫供奉着马灯祖师爷,据包衍祥回忆,塑像右手扬起,右腿上抬,满脸堆笑。暗自估。

清代泰顺过年时的这几种灯舞哪些流传至今?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Scroll to top